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上林三官鑄銅廠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上林三官鑄銅廠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上林三官五銖和更始五銖都是中國古代貨幣的代表,但它們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和發(fā)行情況。
?上林三官五銖是西漢時期的貨幣,由漢武帝在公元前118年開始發(fā)行。它是以皇帝名義發(fā)行的,而上林三官則是官員的名稱,因為發(fā)行這種貨幣的權力歸三位官員所持有。它的面值為五銖,是一種小面值的貨幣,主要用于日常的市場交易。
?更始五銖則是東漢時期更始政權發(fā)行的貨幣,發(fā)行時間為公元23年到25年之間。更始五銖的面值也為五銖,但與上林三官五銖不同的是,更始五銖的發(fā)行與政治、軍事目的有關,是更始政權對于貨幣發(fā)行權的控制和對于政治和軍事力量的象征。
因此,上林三官五銖和更始五銖雖然都是古代中國的貨幣代表,但是它們的歷史背景和發(fā)行目的是不同的,上林三官五銖是在統(tǒng)一的漢朝時期發(fā)行的,而更始五銖則是在內亂時期發(fā)行的。
更始五銖是更始帝在漢朝初期頒布的一種貨幣,重量比普通五銖重,且以鐵制成,面值為五銖。上林三官五銖是宋朝上林三官等官吏發(fā)行的一種貨幣,重量比普通五銖輕,且以銅制成,面值為五銖。
上林三官五銖與更始五銖的區(qū)別是形狀,大小,朝代的不同。
上林三官五銖錢型整齊,直徑25-25.5毫米,穿直徑約0.97厘米,郭厚0.15-0.2厘米,寬0.1-0.14厘米,比郡國五銖的郭略寬,且深峻平整,連接錢肉的一面垂直。
更始五銖,面大背小,背內郭有一定的弧度,微四決4、錢徑2.5厘米左右,約有3.5克重。
答:公元前118年,漢武帝下令廢除秦朝以來通行的半兩錢,鑄造新的貨幣五銖錢。5年后,由于各地鑄造的五銖錢不夠標準,因而禁止地方鑄錢,將鑄幣權收歸中央,命水衡都尉下的鐘官、辨銅、技巧三個機構負責鑄錢,由于這三個機構都設在上林苑中,所以也被稱為“上林三官”。上林三官就是世界史上最早的國家造幣廠。漢武帝推行的五銖錢制一直實行到晉代,延續(xù)了500多年,成為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,也是最成功的貨幣。事實上,五銖錢在以后的很長時間里還在繼續(xù)使用。在漫長的歲月里,五銖錢的鑄量巨大,但各個時期的五銖錢都有其各自的特征。
郡國五銖有人以為就是平背五銖,本人以為應是漢武帝最初允許各宗親諸侯國的自鑄幣,開始形成外廓,窄輪穿,銅色昏暗之類幣。
漢武帝元鼎二年為改變幣粗劣輕薄、商民拒用狀況,下令幣制改革,鑄出以赤銅為廓邊、無毛刺、規(guī)范工整的錢體,此錢特征是“銖”側厚、“五”側薄,呈傾斜式,史稱“赤仄五銖”,又叫“子紺錢”。由于詔令以一當五收回郡國五銖,商戶不樂意,且操作不便,元鼎四年武帝只好又下令收回。所以至今“赤仄五銖”難尋。為根本解決幣制,漢武帝再鑄錢幣,規(guī)定官爐鑄造,史稱“上林三官五銖”。此為漢幣標準模式。該幣特點是“五”字中間兩行直,“銖”字金旁頂似等腰三角形,“銖”字朱旁方折。此幣投入市場商民稱便。此幣經(jīng)歷代漢帝相繼鼓鑄,流傳甚廣,今所見漢五銖十有九為該式。由此可見,“赤仄五銖”存世的最稀少,所謂物以稀為貴,赤仄五銖應該是價值最高的。西漢元帝劉奭時,名臣貢禹就堅決主張徹底廢除銅錢,甚至連“珠玉、金銀”等可以做貨幣的東西也要一律廢除,上林三官也要解散,民間交易改用布帛做錢;到西漢末年,又有人上書提議廢除錢幣,改用烏龜殼和貝殼之類充當貨幣。
東漢初年,官方鑄錢一律停止,民間又不被允許鑄錢,當時的商業(yè)交易“雜用布帛金粟”,也就是說除了少數(shù)舊錢外幾乎無錢可用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上林三官鑄銅廠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上林三官鑄銅廠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